浏览人次: 46658

建校沿革


建校动机
我非常羨慕张伯苓先生创办天津南开的精神。伯苓先生以南开小学的基础,继而兴办南开中学,随后下决心到美国进修深造,创办了与北大、清华齐名的南开大学。先生力行「人能弘道勇于实践」,是为终身奉献教育工作者的典范。

明道中学历年来得刘真先生许多教导,他亲为明道中学题「苓渊阁」匾额,教我们长志气,鼓励我们效法南开的理念,办一所最好的私立学校。广平在台中做了 40 多年中学校长,教育发展上常对学制有力不从心之感-例如国小与国中教育间课程落差太大、大专入学管道,对中学程设计与教学导向,有很多的框架,限制创造性教育之思维空间,常常思索于教育体制做垂直整合的可行性,所以,我才有了创办明道大学的动机。

建校理念
孕育着一颗纯净的赤子之心,满腔淑世济民的坦荡胸怀,淬炼务实国际化的专业信心,明道学子沈浸在如庄园、如书院的优美校园中,或倚栏沈思、或辩証舒怀、或授业于朝夕孺慕的学者、或启惑于浩瀚广博的书海。
明道人不但是术业有专攻的治学家,同时也是民族生机的关怀者;明道人不但是圆通练达的企业家,同时也是悠游艺术文史的品味者。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挑战,在专业上精研学习方法与实践能力,借广泛的课程涉猎,了然学科整合互补之道;在生活上成就以人文、艺术及应用科技为核心的体验家;在志向上更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慎思明辨,果敢有为。


建校特色

贯彻建校理念
「培育专业务实、多元广博、慎思明辨、果敢有为的下一代公民」,系明道大学规划肇始即予揭橥之建校理念。由塑造宁静致远的校园环境,创新整合的学系架构跨学系之学程设计及资源整合,热忱负责的教师阵容,到贯彻产学合一的建教实习等政策,均以此共通理念为依归,以奠定优良传统校风,以彰显私人兴学、书生报国之志。

​►重视人文关怀
校园位于以农业生产为主之彰南平原,得以避离都会之尘嚣拥挤。整体校园规划以营造人文气息为设计导向,古典的书院庄园,配合绿化景观,复原校地原生林相与植被。学生人格陶冶方面,则将秉承明道中学成功且独步全国之人文关怀传统,如:于民国 82 年落成之「明道国学讲坛」,为国内唯一国学专用之教学讲坛,并以唐式建筑及古典器物营造整体人文气势与质感,使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之动人深刻。
另于民国 65 年创办之「明道文艺」,为国内仅有专为青年学子编辑之文学刊物,「明道文艺」于民国 66 
、 79 、 81 、 82 及 84 年,屡获行政院新闻局优良刊物金鼎奖,并扩大关怀面,以举办「全国学生文学奖」方式,广及全国,培育无数人文关怀的文学种子。

​►配合地方产业

校址相邻田尾、北斗、溪州及埤头四乡镇,为一片人口十三万的农业区,天然资源缺乏、工商业落后、艺文休憩等公共设施需求殷切,且当地年轻人口严重外流,导致人口负成长。
本校设立,将从教育的观点,协助推动地区之环境改造,参与公共政策,结合地方特色,推动区域建设。如田尾乡可将现有之传统鲜花市场,发展成精致及专业之园艺花卉;绵延长达一公里远的公路花园,及未来之台糖农园休閒区等,富有休閒教育资源,故本校设立造园景观学系,培育景观设计人才,提昇地方产业,并首创设立全国第一个精致农业学系。而资讯、管理、设计等学系及教育研究所,将可大幅提昇区域之文教水准,带动社区建设,回馈乡里,并推广终身教育与回流教育,提昇文化,改造社区,开启地方发展新契机。

实务理论并重

为因应公元二千年国家重大发展蓝图,如亚太营运中心及金融中心、东亚科技岛以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等大量管理及技术人才之需求,本校设置有管理、应用、高品质休閒、推广服务单位 ….. 等,以做育新生代人才。
课程设计注重实务,讨论中强调「案例分析」以增长学生实务经验,并以「专案研究」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业界实况。「实务实习」课程将直接在职场进行,并训练学生独立分析、资讯研判与参与协调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