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
在明道大学绿色校园内,伯苓大楼、开悟大楼、寒梅大楼、志强大楼、铎韵雅筑,……
都是最别致的建筑,还有蠡泽湖、湿地……明道校园内的主要建筑设施,大多由创办人亲自以「历代中国教育界先贤」的名号命名。
伯苓大楼
是明道的行政中心。
伯苓,源自中国首推私人兴学的张伯苓先生。
伯苓先生以南开小学的基础,兴办南开中学,随后在天津创办了与北大、清华齐名的南开大学。伯苓先生力行「人能弘道勇于实践」,是有志于终身奉献教育工作者的典范。
行政大楼以伯苓为名,可以想见创办人对全体教职员传承伯苓先生办学理想的殷切期勉。
武训大道
武训也是一位执着于私人办学的历史名人喔!武训,清末人,出身贫苦,排行第七,故名武七。父母早丧,家贫屡受欺辱,决心行乞兴学。他以行乞、织麻所得放高利贷,所集资金在堂邑柳林镇,于光绪十四年(1888)创办「崇贤义塾」。又分别于光绪十六年、二十二年在馆陶、临清创办两所义学,并跪请教师认真执教,勉励学生刻苦攻读。
为致力教育,武训一生未娶妻室、未置家私。
办学办到这个境界,感人哪!
白如桥
白如,是曾任台湾师大校长刘真的字。白如先生也是伟大的教育家,行政经历丰富,办学绩效卓着外,教育学术着作也是影响深远,对国内师范教育的贡献,一向为国内外人士所称道,并享有「教师之父」的美誉,曾留下「慈母般的爱心,园丁般的耐性,教士般的热忱,圣哲般的怀抱」名言鼓励教育界。
看到白如桥,也可以看到明道的自我要求。
适之桥
应该没有人不知道胡适之先生,这位影响近代中国文学、政治、哲学、乃至文化与教育发展的国学大师!
漫步适之桥上,一节节的护栏,似乎也提醒着校园里的每个人,拿出全副生命的热情,去探索知识大海,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对了,胡适,是张伯苓的「粉丝」喔!
大猷桥
顾名思义,中国近代物理学之父吴大猷先生,大猷先生出身于张伯苓先生所创办的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对母校和张伯苓先生一直念念不忘,因此在他身上也传承着张伯苓先生致力教育的理念,是学术界众多教授、学者的老师,踏上大猷桥,缅怀大师,也在心灵上与大师相连系吧!
思亮桥
同样是南开中学毕业的钱思亮先生,献身教育、学术五十年,几乎是台大的代名词。
他一生与国家高等教育及学术发展密切相关。在担任中研院院长任内,被公认为迁台以来,中研院真正有计划、有秩序整体发展的阶段。
走在思亮桥上,让我们也以模范前人,自我期许。
朱熹桥
南宋以来,中国教育可以说受朱子师道的影响最深也最大。他继承了孔子之道,处处以身作则,教人「格物致知,实践居敬」,不仅是宋朝当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教师,他一生在儒学上的贡献,也被历代知识分子公认是孔子以后的第一人 。经过朱熹桥时,也为自己好好加油吧!
黄鹂鸟
明道大学推广有机校园有成,吸引黄鹂鸟留下来繁衍后代,成为明道大学大家庭的成员。
黄鹂鸟属珍贵稀有野生动物,是过境鸟也是留鸟,属于濒临绝种野生动物。
黄鹂鸟又名「黄莺」,叫声极为悦耳,所以声音歌喉好的人常被称为「出谷黄莺」。黄鹂鸟主要栖息在平地及低海拔树林,以昆虫为主食,繁殖期为4到5月,利用树叶及干草筑巢。 因为环境栖地长期遭受破坏,估计全台黄鹂鸟的数量剩下不到200只。据悉雌鸟在孵蛋时,雄鸟会在前方站卫兵,保护妻儿,守卫家园。
蠡泽湖

明道创校之初,特意在校园中保留了生态景观湖:蠡泽湖。
蠡泽湖位处校园中心,建筑皆环绕而立,形成明道特有的校园风格。
蠡泽湖并非一般湖泊,除了景观欣赏之外,大湖可以调节微气候、、水资源回收、更是生态景观湖。
蠡泽湖与校园师生密切结合,
「没在蠡泽划过船,别说你是明道人!」
「没被丢下湖,别说妳在过生日!」
湖岸码头
大湖与码头,早演绎出不同玩味的创意。
明道由澳洲进口双人独木舟,平常可见师生们纷纷纵一叶扁舟,惬意赏夕阳、吹晚风。
因为地处平原,明道雨后的彩虹,特别大又清楚!明道夜晚的星空,特别清亮!还有,还有 …… 小剧场、静坐教室、花花草草的温室、争相成长的果园、飘着咖啡香的湖岸、总有着菜香的烹饪教室……,这儿是师生学术探险、开启智慧、了悟真理、发光发热的舞台。
我们在这里经验寒窗的辛苦,也在这里共享春风得意的喜悦,点点滴滴,写下了许多属于明道的历史,同时,也写下我们自己人生的历史。
世代锦囊
大学校园以「世代锦囊」预约25年愿望与期许
明道大学 与第一届毕业生约定传承创校精神
明道大学首届毕业典礼已于2005.06.04完成。
典礼中,毕业生感念母校,研究生与大学部共同致赠明道一个别具传承意义的「世代锦囊」纪念碑。不同于一般只是「挖洞藏纸条」,明道邀请了景观设计家王怀亮亲自设计,在湖岸草坪上,留下永久的镌刻。美丽的造型与特殊的意义,明道世代锦囊碑,已经成了校园里显眼的新景点。
明道「世代锦囊」纪念碑中封藏着毕业生留下的个人大学梦想,以及明道大学创校以来的重要校史文件,师生们相约:创校二十五年后(2026.09.28)一同开启,名之为「世代锦囊」,具有书院的传承古风。
类似的时光锦囊设计,国内大学几乎没有类似经验。在日本是颇为盛行的校园传统,在香港年代较久远的书院,如香港中文大学将近一百五十年历史的联合书院、民生书院等,也做过类似的时光锦囊,存封着校史重要的历史文件。
这个纪念碑,是国内大学少见的校园设计,除东海大学之外,他处未曾见过。石碑中心的土井之中藏有创校文件。花岗石碑的面上,则镌刻着设立「世代锦囊」的意义、封藏与开启时间。菱形的碑体取自钻石坠子的意象,以钻石象征的纯洁、真诚、坚定和永恒,以呼应第一届明道人与学校一起开创明道大学之路的心血结晶,以及对理想和热情的坚持。